我在南京機場一眼就看到這本書,因為令我驚訝的是:
我的確很久沒有聽到看到富士軟片的訊息了。直覺的反應,富士軟片公司怎麼沒有倒!
這本書的書名為《靈魂經營》,封面寫著:行業巨頭柯達倒下了,我們憑什麼屹立不倒!富士軟片的二次創業神話!富士全球總裁兼CEO古森重隆首度公開講述「經營改革」哲學!
我看過後深深感覺這是一本企業轉型升級的典範教材,同時更是培養企業領袖的養成寶典!我內心充滿感動,因為那條路我曾經走過。
從1960年代開始,照相軟片的龍頭是柯達軟片,柯達軟片的市場佔有率是富士的數十倍,經過了40年的追趕,在2000年富士終於趕上柯達軟片;可是也就是2001年開始,整個數位攝影的崛起,每一年,軟片市場的衰退幅度以3成以上的比率直線往下掉!2010世界需求總量是2000年的10分之一。
從2001年開始的變革,現在回過頭去看,富士成功了!2010業績及利潤開始往上攀升!2016年富士獲利創10年來新高!令人嘆息的是,2012年時柯達軟片聲請破產!當行業慘遭滅頂時,龍頭破產,老二活了下來!吾人相信,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別不在於龍頭或老二心態,而是在於:你如何面對危機,你採取了什麼對策應變?
面對危機時,投降放棄是最簡單且容易的決定,相對於此,繼續奮鬥當然是艱辛困難的。一旦選擇了「繼續奮鬥」目標,怎麼樣才能爬起來?古今中外皆有明訓,砍掉未來沒有前景的,留下有希望的,將資源集中,激發危機感,形成共識!還有一項很重要的,採取行動的時間要快,一拖延就是資源減少,能量減弱!
2000年照相軟片需求從高峰急轉直下,2001年富士軟片馬上裁員、賣資產,激發同仁危機感、快速形成共識!因此,2012年富士軟片的業績回升到2.2億日圓,但2012年同年度,柯達軟片申請破產!難道柯達的「We are a digital company」是錯的嗎?
柯達也有危機感,也努力轉型為科技數碼公司,其中破產與存活的差異在於:富士製作了一款可以列印彩色相片的機器(採出租給沖洗店的經營模式),這台機器讓富士有最基本的收入,並且維持與通路店的基本聯繫關係,拍立得相機的銷售也有了鋪通路的管道。
你知道,游泳換氣就在於那一口氣,那一口氣小小的、微微的,卻支撐著泳者可以橫跨太平洋!原來,富士在轉型的同時,繼續研發原來軟片技術!儘管相機已經數碼化,但是用軟片拍出來的風格讓人著迷,仍是有洗出來留存紀念的需求。
2014年的風暴裡,我也藏了一口氣在藝術投資。我用藝術投資的養分鞏固住財務部、業務部,20人以下的團隊現在重新恢復到50人左右,預計年底可以回到百人團隊。因為走過這一遭,我對於這本《靈魂經營》實在太有感觸了!
8月底我去雲南騰沖旅遊,我上海中歐管理學院的閨密好友夏蓉小姐在當地開設「故鄉客棧」,對於年收入3000萬臺幣的夏蓉而言,開設客棧是她在人生一連串的奮鬥後,短暫的「享受」。她說,奮鬥、享受、繼續奮鬥、不斷享受!
用這些話也勉勵我自己:奮鬥、享受、繼續奮鬥!